產蛋雞禁用限用慎用的獸藥
產蛋雞禁用限用慎用的獸藥
磺胺類藥物磺胺類藥物是人工合成的抗生物藥物。常見的有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氯吡嗪、增效磺胺嘧啶等藥物,養雞生產中常用于防治白痢、球蟲病、盲腸炎、肝炎和其他細菌性疾病。上述藥物通過與碳酸酐酶結合,使其降低活性,使碳酸鹽的形成和分泌減少,使蛋雞產軟殼蛋和薄殼蛋。因此這類藥只能用于雛雞和青年雞,對產蛋雞應禁用。此外,含有磺胺類成分的藥物都會抑制產蛋,故應慎用于產蛋雞。
四環素類系廣譜抗菌素,常見的主要是金霉素,主要呈現抑菌作用,高濃度有殺菌作用,除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有抑制作用外,還對支原體、霉形體、各種立克次氏體、鉤端螺旋體和某些原蟲也有抑制作用,對雞白痢、雞傷寒、雞霍亂和滑膜炎霉形體有良效。但它的副作用也較大,不僅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損壞肝臟,而且能與雞消化道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等金屬離子結合形成絡合物而妨礙鈣的吸收,同時金霉素還能與血漿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難溶的鈣鹽排出體外,從而使雞體缺鈣,阻礙了蛋殼的形成,導致雞產軟殼蛋,蛋的品質差,也使雞的產蛋率下降。
抗球蟲類藥物如氯苯胍、莫能霉素、球蟲凈、氯羥基吡啶(克球粉)、尼卡巴嗪、硝基氯苯酰胺等,這些藥物一方面有抑制產蛋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在肉、蛋中殘留,危害人體健康,故產蛋雞應限制使用。給蛋雞超劑量或長期服用氯苯胍,會使其所產的蛋有特殊臭味,故該藥不宜用于產蛋雞。克球粉可抑制雞對球蟲的免疫力,用量超過0.04%會影響雞的生長及產蛋。尼卡巴嗪用量在0.0125%以上能輕度抑制雞免疫力,用量超過0.08%時會使雞出現貧血,產蛋率、受精率下降和蛋殼色澤變淺,故產蛋雞應禁用。此外,產蛋雞還應禁用氨丙啉、二甲硫胺、三字球蟲粉、禽寧、鹽霉素、馬杜霉素、拉沙洛菌素等。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常見的有地塞米松,在治療疾病時,它具有抗炎、抗毒素、抗過敏等多種作用。產蛋雞應用該類藥物能明顯抑制卵巢和卵泡的發育,使產蛋率明顯下降,停藥后,產蛋率的回升也很緩慢,產蛋率也難于恢復到用藥前。
復方炔諾酮由于該藥有抑制卵巢發育和排卵的副作用,加之蛋產品中殘留量高,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所以從食品衛生方面來看應嚴禁使用。
氨茶堿又稱茶堿乙烯雙胺,系嘌呤類藥物,該藥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而產生平喘作用,常用于緩解家禽呼吸道傳染病引起的呼吸困難,產蛋雞應用該藥會引起產蛋率下降,但停藥后可恢復,一般不用為好。
丙酸睪丸素、甲基睪丸素類此類藥為雄性激素。能抑制下丘腦分泌促進性腺激素,使機體內分泌紊亂而影響產蛋,主要用于抱窩雞的醒抱,雞醒抱后應立即停用,若反復使用會抑制母雞排卵,影響產蛋,甚至發生雌雄變異。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由氨基糖與氨基環醇通過氧橋連接而成的苷類抗生素,主要有鏈霉素等,應用比較普遍。但是產蛋雞用藥后,產蛋率有明顯下降,尤其是鏈霉素在停藥后,產蛋率回升較慢,對產蛋性能有影響。
土霉素類是一種廣譜抗生素,能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在對蛋雞的試驗中,土霉素組的產蛋率下降了9個百分點,停藥后3天回升了5個百分點,一周后回升到用藥前的水平。
擬膽堿類和巴比妥類藥物擬膽堿類藥物如新斯的明、氯甲酰膽堿和巴比妥類藥物都會影響雞子宮機能而引起產蛋周期異常,蛋殼變薄,產軟殼蛋等。
一些抗菌藥物,如紅霉素、北里霉素、泰樂菌素、恩拉霉素、新生霉素、維吉尼亞霉素等均禁用于產蛋雞。產蛋期如用氟苯咪唑、桿菌肽鋅、牛至油、復方磺胺氯達嗪鈉(磺胺氯達嗪鈉+甲氧芐啶)、妥曲珠利、維吉尼亞霉素等藥物,須在獸醫指導下限制使用。
乳糖飼料中含乳糖10%即能引起腎功能衰竭,含乳糖l5%時產蛋明顯受到抑制,超過20%時可使雞產蛋停滯。這類糖在配合飼料日糧中必須限用。
綜上所述,蛋雞在產蛋期嚴禁使用的藥物有:磺胺類藥物、呋喃類藥物、金霉素、復方炔諾酮、大多數抗球蟲類藥物、地塞米松等。限用的藥物有:重分四環素類、少數抗球蟲類藥物、病毒靈、乳糖等,其他一些藥物則應慎重:腎上腺素、丙酸睪丸素、氮基糖苷類抗生素、土霉素、擬膽堿類和巴比妥類藥物。
蛋雞產蛋期除了嚴格遵守上述的“禁”“限”“慎”外,包括產蛋雞在內所有家禽用藥時應注意減少和避免應激、配伍禁忌、避免耐藥性,限制使用人用抗生素等。